pi币有远大目标,成为世界上流通最广泛的数字货币。而金融机构嗅觉灵敏,是一群闻着血腥味就能冲动的狼。项目方和金融资金形成了对立统一关系。
对立关系
要让pi币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数字货币,其分布应该扁平化,更不能集中在某几个金融机构手中。而场外大量资金等着入驻pi币,囤积pi币。双方矛盾天然存在。既然不能避免资金屯币,唯一的策略就是让他们少屯币,尽量消耗他们的资金,留足自己的弹药。
首先,项目方将pi币总量分为基础币、奖励币和项目方自留币,经过计算,基础币占总币量的48%左右,32%的币按年释放。在交易中,多空双方斗争最激烈的时候,一分钱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项目方留足空间,给足了缓冲时间,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pi币集中。
其次,增加pi币数量,按照前期我计算的结果来看,目前为止,pi币总量约500亿枚左右,数量还在持续增加,大量币,会消耗更多的资金,也能避免pi币被集中。
最后,提升开盘价格。通过前期易货,给定pi币一个相对稳定的价格,这个价格很可能就是pi币开盘价格,价格越高,消耗资金量越大。同时,屯币行为利于后期拉动pi币价格,提高屯币成本,降低币集中程度。项目方多次强调pi币的稀缺性,也是在暗示pi币价格不会很低。
合作关系
一、金融提供pi币实时价格。无论易货多么繁荣,易货价格不会体现当下实时行情,这对于商家来说意味着风险。假设,商城其他所有商品成本价都为10美元,并在pi商城标价1π,意味着进货成本升高的商家(比如20美元)至少出现比较损失。除非整个社会统一按照pi来定价,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因此,金融交易可以为pi提供实时价格定位。
二、拉高屯币成本。金融机构在屯币的过程中无形拉高价格,进一步提高屯币资金需求量,阻止pi币集中。
广泛性
pi想让全世界都参与,那么意味着大众也能以较低成本参与pi。
首先是,挖pi。从项目方公布的路线图看出,即使pi上主网后,依然可以挖矿,有效解决了pi币广泛参与的基础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某些人还未参与,一味的局限于否定,只能说他眼光格局有限,不具备参与资格。
其次,相对稳定价格。pi币成为全球共识货币的路还很远,虽然当前活跃用户狂突破1300万,相对于人类基数来说,远远不够。在pi币未取得全球货币共识前,稳定的价格有助于让大众参与,有助于提升pi币作为衡量价值标准的地位。
结论
pi币价格应该较高且稳定,但是不能太高。以比特币1万亿美元的市值作为参考,pi币市值达到数倍比特币市值较为合理。按照5万亿美元市值和500亿币量计算,p币价值应该在100美元。
留给先锋挖币的时间不多了,能参与尽快参与,不要问我为什么?我只能回答“格局”。